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破6.4关口,创近3年来新高。一时间,市场开始热议人民币汇率是否已进入上行通道。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传递了“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的清晰信号,但做多人民币的投机冲动仍若隐若现。
经营贷违规入楼市一直是监管严查的领域。高压之下仍乱象不止的背后,有多个主体的共同推动,但作为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银行机构难辞其咎。
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精准的研究支撑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当日,银保监会宣布将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中国金融网发起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院”同日成立。由何世红担任院长组建的研究专家来自相关部委、金融界、政府农业农村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中国金融网汗青摄影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金融”备受关注。从日前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达18.7%,目前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但距离中度老龄化阶段20%的红线越来越近。毫无疑问,如何高质量发展养老金融以更好助力补齐养老需求缺口是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发布消息,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专家认为,2021年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存款明显增加,4月末外汇存款余额约为1万亿美元,外汇流动性宽松,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2个百分点,可冻结约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有助于收紧境内市场外汇流动性,提高境内外币利率,缩小境内本外币利差,抑制即期和远期结汇,促进境内外汇市场平衡。
物价水平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大宗商品上涨、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走势如何?是否需要转向?这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期虚拟货币价格剧烈波动引发广泛关注。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虚拟货币在流动性泛滥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暴涨,但由于缺乏价值支撑,同时面临监管趋严和未来央行货币政策或转向等因素影响,暴涨暴跌行情或难避免。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重要支撑。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文说,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元结构性疲软,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潜在的优势。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涨涨跌跌已不鲜见,但其价值准绳和价格底线始终存在,那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呼吁人民币汇率应升值的说法,不符合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
近日,江苏南通市民房女士在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时发现,职业信息工作单位一栏中竟然出现侮辱性字眼。不少网友表示,看到后既惊讶又愤怒,征信报告被一些金融机构不当回事,竟如此随意填写征信内容。
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城市之一,深圳市近期的房贷利率变动再度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记者获悉,继5月上旬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上调房贷利率后,日前,其他四家国有大行也跟进,宣布上调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LPR+45BP,即5.10%,二套房贷执行LPR+95BP,即5.60%,相较之前分别上调15BP和35BP。
4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上演了一波上涨行情,5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099,创近3年来新高。而最近几天,金融委会议和央行均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声。